2014年8月6日 星期三

Day5 The Garage Antique Flea Market, W 25th St. Market, Artist &Fleas in Brooklyn(Williamsburg), Blue Note, Groove




The Garage Antique Flea Market在112 W 25th St.(6th Ave.跟7th Ave.之間),是一個位在車庫中的跳蚤市場。附近來有一個W 25th St. Market,跟前一天的地獄廚房比起來,這邊的人跟攤販都比較多一些。一樣是各種有的沒的東西,在這種地方就是要比細心、耐心跟觀察力,以及一點口袋,可惜那個時間的我什麼都沒有。這一個路段除了這兩家外還有不少類似的古董市集,有時間可以慢慢逛一下。



逛完之後,我前往紐約小有名氣的漢堡店Shack Shack。Shack Shack據說要吃就得要去位於Madison Square Park的這一間,坐在廣場的椅子,沐浴在陽光下,吃著垃圾食物。我點了一份原味漢堡與起司薯條。漢堡普通,過得去但沒有讓我特別在意,起司數條上面淋上的起司醬倒是滿好吃的,味道很濃郁、香淳,可能因為調配的關係,也沒有凝固的問題,吃起來很順手。



(經過順便拍一下:熨斗大樓)
接著我前往Brooklyn的Williamsburg。雖說Brooklny在過去被認為較曼哈頓層次低,並帶有著各種負面意涵,但是個人前往這區的時候...感覺不錯?這是個感覺的出來這在成長的地方,舊建物夾雜著新建物,有寬廣的河濱公園與豐富的娛樂場所,水泥叢林中又夾著一點藝術氣息。感覺住在這裡可以在都市與生活之間獲得一個相當不錯的平衡。

(一種Pink Floyd感...)
我除了往河岸邊走了一圈外,也前往Brooklyn的Artist &Fleas去逛了一圈。這一家跟Chelsea Market裡的Artist &Fleas應該是同一個單位所管理的,風格類似,比較有潮水洶湧的感覺。跟我這兩天所去逛的其他跳蚤市場比起來,多了幾分精緻與流行感。其他的跳蚤市場比較粗獷,像是去挖寶的,需要多一點的眼光。拿台北的狀況來比喻的話,其他那些跳蚤市場大概像是福和橋跳蚤市集,Artist &Fleas像是紅樓創意市集。


回到曼哈頓,我往東村和Soho區轉了幾圈...,大街上人非常多,有大量的流行服裝品牌的店面,其他沒有太大的印象。有經過幾段路充滿各種有趣的小店,但估計是體力耗盡,沒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象。

(經過的一個小公園,旁邊有一間小酒吧,大家或坐或臥好不開心。時間:週一下午四點多。台灣勞工已哭。)
走著走著回到了格林威治村,品嚐了頗有名氣的Meatball Shop。店如其名,肉球店專賣肉球,並讓肉球搭配上義大麵、麵包...等。肉球也可以選擇各種不同的肉製成的肉球,其實滿有趣的。由於預算有限,我只點基本款的肉球餐。4顆肉球,淋上起司、醬汁,附一片麵包。我點的肉球是當日特球,好像是某些肉混在一起做成的,已經忘了,跟想像中的肉球不太一樣但老實說除了口感稍硬之外,實在印象不深。


Blue Note其實就在格林威治村,師大夜市附近也有一間叫Blue Note的Live House,但起源就是這裡,是間相當著名的爵士Live House。不過Blue Note在今天也已經變成的連鎖爵士Live House,分店甚至開到東京了...。雖然真得很貴,基於一種難得到這裡的心裡,我還是聽了一個Set的表演,只是今天的表演並沒有達到我預期中的滿足感。


Blue Note這一帶其實有不少酒吧、Live House、Stand Up Comedy...等。由於我在LA認識的一個日本朋友,前幾天在Jam Session受到當天主持人邀請去表演的關係,我在Blues Note的Set結束後,前往旁邊的Groove聽他們的表演。相較於Blue Note(現在)比較高價位的走向,Groove就是一個街角邊的普通酒吧,朋友們沒事的時候會去看球賽、聽表演、打屁的地方。當晚的團成員全部都是黑人,台上的日本朋友顯得非常突出,配上他為了省錢而隨意買的粉紅色兒童吉他更是逗趣。整個小時下來主要是流行R&B、Funk曲目,主唱很油條,但不會讓人討厭,只是走太多路的台灣少年真得累了...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