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roduction to Pro Tools
Instructor: Jason M. Way
主旨:教導基本Pro Tools的基本介面與操作
Apr. 11, 2012 Week1 Unit1 - Class Introduction
一、Mac介面、相關設備、基本術語介紹
二、Pro Tools的主要視窗:edit, mix, transport
Apr. 19, 2012 Week2 Unit2 - Creat A Pro Tools Session
一、開啟一個template:介紹不同的Template
二、創作音軌(Track): (Shift+Comma+N)雙鍵以更改音軌名稱
三、錄音設定:
1. Sample Rate: 對一個連續訊號每秒的取樣數,以Hz為單位。
2. Bit Depth: 每個取樣的資訊大小。
3. Audio File Type: 訊號儲存的檔案種類。
4. Red Book: 對CD資訊的標準格式,44.1 Khz / 16 bit。
四、Click Track節拍器:Track ➝ Creat Clik Track
五、錄音到音軌
1. 連接樂器
2. 於Mix Window將欲錄音知音軌調至record mode(按R扭,或Shift+R)
3. 於Mix Window設定輸入源(Input)
4. 於Mix Window調整錄音(最好在-6db左右)音量、監聽音量、Pan
5. 於Transport window按下Record進入錄音模式,按下Play或空白鍵即會開始錄音
(或按comma + 空白 或 F12 直接開始錄音)
6. 於Transport window按下Stop,或按空白鍵停止錄音
7. 於Mix Window按record enable使推桿恢復為播放音量推桿
8. 於Edit Window按Return歸零,按Play或空白鍵開始播放
Apr. 25, 2012 Week3 Unit3 - 基本音訊編輯工具
一、基本音訊編輯工具(Editing Audio)
*Pro Tools會記錄每一個編輯動作,永遠都可以喚回修改的部份
1. Zommer(F5):放大縮小工具。
*有Normal(維持在Zoomer)、Single(單次使用後跳回上一使用工具)
a. Click: Zoom in
b. option+Click: Zoom out
c. 雙鍵:回到全音軌大小
d. 可拖曳選取放大範圍
2. Trimmer(F6):修剪。
*有Normal(修剪)、TCE(拉長或縮短選取片段)、Loop(Loop選取片段)
3. Selector(F7):選取與移動播放游標
a: 雙鍵:選取音軌內所有片段
b. 三鍵:選取所有音軌中的片段
4. Grabbe(F8):搬移
*Single : 選取單一片段
a. option + Click:複製選取片段並移動到它處
5. Scrubber(F9):拖曳播放
*選取欲播放位置,其會按照游標前進速度播放
6. Pencil(F10):重劃區域音波(需要Zoom In到看得到音波線條才可進行)
7. Smart Tool(F6+F7 or F7+F8):Selector, Garbber, Trimmer, Fade, Crossfade工具組,移動游標到音軌不同位置啟用不同工具
a. Slelector:音軌中間偏上的位置
b. Grabber:音軌下半部
c. Trimmer:音軌前後邊緣
d. Fade:Upper Corner
e. Crossfade:Lower Corner
二、編輯模式( Edit Mode ):決定編輯工具選取、放置時的位置或動作的不同模式。
1. Shuffle(F1):將要放置的片段至於所目標片段的前方或後方,可避免重疊或空隙。
2. Slip (F2):將片段放置到任何位置。
3. Spot (F3):將片段放置到所輸入之小節。
4. Grid (F4):放置片段會移動到最近吻合節拍的位置。
*藉由按著Comma可以暫時由Grid切換到Slip
*Loop, Duplicate, Repear,都是複製功能,但Loop修改其一,就會全部修改,Duplicate不會。Repeat就是可以指定要複製多少次的Duplicate。
May 2, 2012 Week4 Unit4 - 媒體使用
一、 Pro Tools所支援的檔案類型:SD II, AIFF, WAV/BMF
* MP3, WMA, QuickTime需要被轉換
二、輸入音源(Import Audio)
1. 拖曳音源進入Edit Window,就會自動創建音軌,若檔案格式不合會自動轉換。
*需自行先行複製檔案否則檔案會隨著變動,或按著option拖曳即會自動複製。
*Set Up - Session:計畫案的設定
2. File ➝ Inport ➝ Audio (或按Shift + Command + I),選擇欲加入音源
a. 加入:加入選擇中符合檔案規格之所選音源
b. 複製:複製、加入符合規格之所選音源
c. 轉換:複製、轉換、加入不合規格之音源
3. 利用加入Digibase音源:Window ➝ Workspace(或Option+;),進入ProTools提供的各種音源
三、Workspace
*Region ➝ Elastic Properties:提供關於音源的速度、音高...等設定的修改
*搜尋Big Fish以找到音源
*點選節拍器鈕,可以讓音源速度同步
四、製作合輯(Compliation)
1. 利用加入音軌與切割的功能,製作出合適長度的歌曲片段合輯
2. Window ➝ Colorplatte:給予不同片段不同顏色
3. 在歌曲的開始、結尾、交接處加入Fade In, Fade Out, Cross Fade
*可利用Smart Tool或Edit ➝ Fades或Comma+F
May 9, 2012 Week5 Unit5 - Midterm, MIDI
一、Midterm: 含誇前五週內容的十題選擇題
二、MIDI
1. MIDI: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,一個工業的協定,讓電子樂器有辦法互相溝通、變換音色、同步速度...等。
2. MIDI Track
a. MIDI Track:當使用外來音源時以此音軌輸入,但此種音軌只會記錄MIDI資料,不會記錄音源,因此需要再多設一個Audio Inout才能監聽。
b. Instrumental Track:使用內建音源時使用此音軌,不只記錄MIDI資料,也可以直接監聽。
*in Ticks可修改節拍;in Samples無法修改節拍,但建立後仍可修改
*Note ➝ Velocity:調整所輸入音的力道
*Playbacky左鍵 ➝ Loop:重複循環所選區段
*Record & Play或3:開始錄音
May 16, 2012 Week6 Unit6 - MIDI editors
一、Quantize:Event ➝ Event Operation - Quantize(對齊節拍)
1. 對齊方式:
a. Note On: 齊頭
b. Note Off: 齊尾
c. Preserve Note Duration: 保持音符長度(或取消,音符會被截短或拉長以符合齊頭、齊尾,或齊頭並齊尾)
2. Option:
a. Swing: 加入Triplet Feel的程度,大都設在0-100%之間
b. Include Within: 在設定的誤差範圍外,不會被修改
c. Exclude within: 在設定的誤差範圍內,不會被修改
d. Strength: 修改的強度,通常設定在85% - 90%,以保留樂手個人特質。
3. 其他:
a. Randomize: 通常設定在20% - 25%,使拍子不會太機械
b. Off Grid By: 讓拍子延後設定的ticks(Protools中,一拍會分960ticks)
二、Score: Window ➝ Score Editor 或 Ctrl + OPT + =
1. 在左鍵後選取Score Setup,以更改細部內容
2. 在左列可選擇列入譜中的樂器
May 23, 2012 Week7 Unit7 - Introducing Plug-in Libraries
一、內建Plug-in - Boom
*專位編輯鼓而設計
二、推薦Plug-in 軟體
1. BFD
2. Steven Slate
3. Native Instrument
4. Spectrusonic
May 30, 2012 Week8 Unit8 - 製作影片配樂
一、製作影片配樂
*需使用Quick Time Player能播放的格式
1. 製作新的Session,設定為48KHz, 24 bit, BWF(影片基本規格)。
2. 檢查session的設定:在Setup ➝ Session(Command+2)中Time Code Rate需與影片相符。
3. File → Import ➝ Video (or OPT + Shift + Comma + “I”):輸入後會出現影像軌、音軌、與影片視窗。
*輸入時使用壓縮過的影片較佳,音樂製作好後,要和在一起時,再取出音訊與高畫數版本疊合。
*若不小心關掉了影片視窗,從window → Video(Comma + 9)喚出。
*記得將Time Scale設為Min/Sec,並設定為GRID Mode。
4. 加入2-pop(影像播放倒數),並將影像開始時間像後拉兩秒。
5. 可將用不到的音軌與2-po用左鍵選擇隱藏,並設為Inactive。
6. 加入需要之音效。
*若需要顯示小節,可在Edit Window的計時區左鍵後,選擇Show Sub Counter,選擇Bar&Beats。
*小節和時間可能會對不好,可在Event → Time Operation → Time Operation Window中進行調整。
7. 輸出:Flie → Bounce To → Quick Time Movie
Jun. 6, 2012 Week9 Unit9 - Mixing
一、Mixer簡介
1. 主要功能
a. Mixing: 將訊號疊在一起
b. Routing: 讓訊號能送到內部的bus或外部的單位、效果器
c. Processing: 有些Mixer有內建處理器,像是EQ、Compressor
2. 重要詞彙
a. Inputs: 進入硬體設備的音源
b. Outputs: 輸出硬體的音源
c. Inserts: 提供給效果器或plug-in輸入音軌的位置
d. Sends: 將音源送到其他一或多軌(可以送到內部的plug-in或外部的效果器...),同時進行的路徑。
*還可選擇Pre-Fader、Post-Fader
e. AUX Input or AUX Returns: 當音源send到內建軟體加過效果或plug-in後送回用AUX Input;當音源send到外部處理後在送回用AUX Return。
二、Mixing簡易程序
1. 順序:大鼓、小鼓、Hihat、銅拔、Toms、Bass、Guitar...
2. 從低頻開始,大鼓或是貝斯,找一個較忙的部份Loop起來,將該軌的Fader調高到在主音軌的播放音量大約在一半的位置。
2. Pan 拔時,不要到底,否則會有鼓手手很長的感覺,並考慮到演奏的方向感。
3. Bass大約對到大鼓的音量。
三、Insert Plug-ins
1. EQ
a. Q: FREQ之影響範圍
b. FREQ: 頻率中心
c. Gain: 頻率中心的音量
2. Compressor
a. Thresh: 壓縮點,超過設定直就會被壓縮
b. Ratio: 壓縮量,通常為3:1或4:1,此為輸入與輸出訊號的比例,數字越大壓縮得越強。
c. Attack: 多快壓縮到要求比例。
d. Release: 低於Thresh後多快解除壓縮
e. Gaim: 增益
3. Reverb
a. 在欲加上效果之音軌的Sends選擇Bus,將跳出的Bus軌音量拉到0
b. 新增一個Aux Input音軌,在 I/O 處的Input選擇Bus,Output拉到所欲加上效果的軌所輸出的軌
c. 在Aux軌的Insert插入Reverb效果,通常會將Mix條到一百使此軌成為純效果軌,屆時可藉由調整Aux軌的音量,來調整效果與原聲的比例。
*EQ, Compressor 一類以Gain為基礎的效果,通常會每軌獨立。但是Reverb, Delay 一類Time為基礎的較果,會喜歡多軌共用一個效果。(欲共用的軌只要輸出到同一個效果軌即可)
四、Automation(自動調整): 設定電腦自動調整某些參數,藉以改善不同段落音量差,或是歌曲沒有起伏之類的問題。
1. Automation有三個模式:
a. Write:記錄歌曲進行中的調整
b. Read : 播放時會按照調整播放
c. Off : 關閉
2. 到Window → Automation,開啟Automaiton視窗,並進入Write模式,一邊播放一邊修改,電腦便會記錄下更改的動作,並在Read模式中呈現。
*可一次觀看多音軌的Automation視窗,在音軌前面的Show/Hide Automation更改即可
3. 亦可用Grabber,修改Breakpoint的方式達到Automatio的效果
a. 點擊”音量線”來產生Breakpoint
b. 點並拖移Breakpoint來達到效果
c. Opt+Click刪除Breakpoint
Jun. 13, 2012 Week10 Unit10 - Mixing
一、Export Mix: 完成Mixing後,將音軌們合併輸出成一個可直接播放的Pre-Master版本
1. 點選File → Bounce Out → Disk,在跳出的視窗選擇所需規格輸出。
*在File Format有Multiple Mono與Stereo Interleaved的選項。Mutiple Mono會產生單獨的左右音軌,在重新放回Pro Tools時不會有轉換問題。Stereo Interleaved會產生單一的雙聲道音軌,是用於其他大部分的用途。
二、Basic Mastering Techniques
1. Mixing完成後,到正式產出前的最後處理,可能的程序包含:
a. 修改瑕疵
b. 使用Noise Reduction以削去hums和hiss
c. 調整立體聲的寬度
d. 加入空間感
e. 調整音軌間的音量
f. 調整總體音量
g. 增強動態與壓縮動態
h. 波峰限制(Peak Limit)
*Avoid Clipping. Don’t Go Red. Never Go Over 0dB.
2. 操作:
a. 將Pre-Master的成品輸入Pro Tools
b. 建立一Master Fader (stereo) Track
c. 插入需要之效果諸如:EQ, Compressor, Limiter, Phasecope...
*Limiter需在最後加入,只在避免音軌音量過量。
*但在Limiter後仍可加入Phasescope來檢查向位。若看到"+1"或總是在正確方向,及表示沒有迷失向位。
三、Backup Project
1. Pref/Operation → Auto Backup 設定自動儲存計畫檔
2. File → Save A Copy In 儲存計畫檔與音源檔
四、轉檔到Logic
1. 選取所有音軌
2. Edit → Consolidate (或是Shift + OPT + 3)
*Consolidate會將所有音軌輸出到一個檔案夾
3. 將所有音軌轉入Logic
Jun. 20, 2012 Week11 - Final
一、包含學期所有內容的45題選擇題
快捷鍵彙整:
3:Record & Play(開始錄音)
8:Count Off
9:Merge
Comma+=: 切換edit window, mix window
Comma + 1 : transport window
Comma + 2:Session Setup
Comma + 9 : Video Window
Comma + D : Duplicate
Comma + F:Creat Fade
Comma + S : Save
Comma + Z:復原
Ctrl + E:Explode the Region View
Ctrl + OPT + =:Score Editor
Option+;:Workspace
Opt + A:Region fit the screen
Opt + R : Repeat
OPT + Shift + Comma + “I” : Import Video
Opt+Comma+L : Loop
Shift + Command + I:輸入音源
Shift+Comma+N : Creat a track
Shift + OPT + 3:Consolidate
Shift + R:音軌進入Record Mode
F12 或 comma + 空白 = 直接開始錄音
F1 : Shuffle
F2 : Slip
F3 : Spot
F4 : Grib
F5:Zoomer
F6:Trimmer
F7:Selector
F8:Grabber
F9:Scrubber
F10 : Pencil
F6+F7 or F7+F8:Smart Too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