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

在美國看到的華語新聞 - 臺港新聞的現況比較




由於我親戚家有裝衛星電視,當我還住在那邊時,我偶爾會陪著姑丈看不同電視台的新聞。一直以來聽說台灣新聞很遭,自己也會抱怨一下,但由於自己沒有真正看過完整的外國新聞,因此也只能嘴一下而已。

但是親自看到其他新聞之後可真是怕了。

新聞在維基百科上的定義上大概是指「一個將時事資訊整合的傳播體,可以是報紙、廣播、網路、他人的嘴...等的第三方」。在這邊我們就先說電視新聞就好,雖然接下我的舉例會是以網路上轉載的電視新聞為主(我家沒電視嘛...)。在一天的時間中發生的事情很多,對於主宰著傳播媒介的新聞業者重點會變成在整合人們需要的資訊,而那整合的標準與方式會決定新聞的價值。

我親戚最常看的鳳凰衛視,一個香港的電視公司,據說有不少台灣新聞從業人員會往那邊發展。撇開大家常抱怨的畫面過於雜亂、視覺無法集中這種事情,我們來看看新聞的內容,但由於篇幅有限,我們主要是看新聞標題。由於聽說公視是台灣電視台中新聞內容相對扎實的一家,因此我將公視與鳳凰衛視同一天(2013年11月30日)的晚間新聞所報導的新聞標題列出來比較一下。


公視晚間新聞
 鳳凰子夜快車
洩密案首開庭 黃世銘親上陣爭清白
 中國主戰飛機巡東海防空識別區
立院紀委會查關說案 僅陳守煌出席
 日美25艦聯合軍演 暗中牽制中國
清晨新店低溫8 8 今年冬天乾又冷
 印增海外國安代表 擴張軍事外交
女童遭虐死案 保母一審判13年徒刑
 習近平:匯聚全面深化改革正能量
請辭遭否決 黃鎮台暫留任中職會長
 李克強抵達烏國 出席上和總理會
食藥署專家會議:商周檢驗「不足採信」
 卡梅倫期待訪華能增進英中合作
食藥署:6項抑鈣素治骨鬆藥 121前下市
 英國警方:只有英超比賽不涉假
春節加班機 浦東班次上限多一倍
 英報揭新加坡賭博集團買通球員
主計總處下修今年GDP 確定不保二
 八國政黨曝CIA分局局長身份
立院通過決議文 籲中國知所節制
 埃及新憲法草案28日敲定
國土保育專案會議 5個工作小組
 山東食品公司液氨洩漏753
醫護代表籲修法 盼重懲醫療暴力
 雲南祥雲縣發生4.6級地震 
黃世銘彈劾案未過 監委態度低調
 陳德明訪高雄 促兩岸軟體業合作
擱置審查服貿 王建煊批國會效率
 馬邀五院長共商政事 獨缺王金平
頂新64噸油品銷毀 轉為生質柴油
 李嘉誠:長和系從港撤資是大笑話
廚工未達基本工資 批遭變相減薪
(以下新聞只有畫面與標題快速帶過)
 孟加拉反對派持續示威抗議大選
 翁山蘇姬:有意選總統 尋求修憲
 中國成品油價三連跌後首次回升
 深圳機場新航站樓啟用秩序井然
 “遼寧號穿台灣海峽 台密切關注
 上合總理會塔什干召開
 “黑色星期五搶購日 美英瘋狂
國道收費員找工作 大部分沒著落
老翁墜谷氣溫低 吊掛送醫情況穩定
婚姻平權爭議 反同性婚團體明集會
生涯發展評量 助國中生找未來方向
果陀新劇「超級奶爸」 探討多種情感


可以發現公視晚間新聞大多是政治、社會、民生新聞,而政治新聞又偏政治事件新聞,而不是政治新聞,完全沒有國際新聞,看完之後有點好像還不夠的感覺。鳳凰子夜快車內容相對涉略廣泛,政治、經濟、民生、國防、外交、國際新聞都有,縱使還是有黨的宣傳新聞,但是整體內容是相當充沛的,看完會有種知道今天大概有什麼事情發生的感覺。

假若每天一樣的30分鐘的時間,就算只是在便當店順便聽一下新聞,建立起來的所謂「國際觀」與視野,可真是天差地遠。家裡以前偶爾一邊吃飯會一邊看一下新聞,要是有另一個每天看著這樣的新聞長大的人,他視野的廣度不知道會跟我差多少,而年輕一代現在就正在日復一日地執行擴大視野差距的動作,當那個世代面臨到另一群人的挑戰時會有多慘烈,光是想一下背脊就涼了。況且現在我們還只有列出標題看看而已,還沒有談到論述與報導的內容。

當然這是很陽春的一個檢討,事情沒有那麼簡單,人的成長不只是電視新聞,但是我想這是一個值得思考一下的問題,就算已經是成人了也值得了解到這點 - 我們看的台灣新聞,真得有點匱乏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